玄奘
在中国,玄奘已成为丝绸之路的标志性人物,这位公元7世纪的高僧、学者和翻译家,在大唐和南亚之间,长途跋涉,西行求法,历时约17年。玄奘生于公元602年,20岁时受戒正式成为一名僧人,他深感中国佛法有限,因此决定西行印度,途经戈壁沙漠,前往撒马尔罕和巴米扬,在克什米尔停留了一年多,而后历经艰辛向南抵达印度。
他在著名的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度过了几年,虽然存在某些争议,目前那烂陀寺正在重建修复。在大约四年的时间中,玄奘仔细研究了那烂陀寺的佛经典藏,学习梵语,多年过后他在公元645年抵达中国。
玄奘翻译的《心经》和口述的《西域大唐记》至今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史料,令他闻名亚洲。正如莎莉·霍维·韦林斯(Sally Hovel Wriggins)写的有关玄奘一书中所指,“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跟喀布尔博物馆的策展人谈及玄奘西行取经之旅时,他们制作了一张地图,向我展示了玄奘途径阿富汗的确切地点”,同样在印度,玄奘的代表作品经常被用作是中印两国关系源远流长的历史依据。在西安,著名的大雁塔一直纪念着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据说是玄奘返回大唐之后亲自督造的。
二战后的几十年中,日本国家广播媒体机构,日本广播协会NHK制作了丝绸之路系列媒体节目,试图恢复与中国的良好邦交关系。除了备受好评的日本广播协会NHK和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联合制作的12集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之外,NHK还在中国西北地区拍摄了另外一部电视剧,52集的《西游记系列》根据中国名著《西游记》改编,这本16世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小说描述了玄奘取经的故事。《西游记系列》译制出口时重新命名为《美猴王》,其中大量的奇幻动作场景和令人难忘的配乐使这部剧在很多国家风靡一时。玄奘的故事在中印两国流行文化中不断传播,正如本页宣传海报所示,《西游记》和玄奘取经近年来被拍成了多部影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