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遗产外交
在区域利益相互竞争的大背景下,海上历史正逐渐成为东亚和印度洋地区重要的外交舞台。正如《地缘文化大国》一书部分章节所示,海上遗产外交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除了博物馆展览和媒体节目,具有历史意义的“古代船队”和文物复制品在政府间倡议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正式国事访问中长期例行的纪念碑外交现在也愈发重视海洋领域。因此,浩瀚海域也需要属于它自己的英雄人物,在今天,海上历史及其英雄人物被赋予新的含义,以其特殊形式促进“一带一路”合作发展。马可·波罗和伊本·白图泰是海上航行的代表人物,但亚洲也有一位特殊人物,他的故事饶有趣味又错综复杂,他就是郑和。
郑和1371年出生在中国西南地区云南省的一个穆斯林家庭,明朝初期曾带领七支舰队前往南亚、阿拉伯半岛和西非地区,1405至1433年间,他的足迹远至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半岛的亚丁以及肯尼亚海岸的马林迪和拉穆,当时的造船技术和船队规模可谓史无前例。争议较大的是当今对郑和下西洋的不同看法,不少学者认为,郑和远洋航行在本质上是军事任务,有助于建立以中国为核心的区域贸易等级秩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外交事务中,郑和成为海上关系长期和平稳定的象征,通过博物馆展览、雕像和历史遗迹如南京郑和宝船遗址公园等,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纪念传颂,郑和首次远航六百周年纪念活动也唤起了中国境外的大众记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均举办了各类庆典和展览,此后“郑和国际协会”在东南亚地区发挥了独特的影响力。斯里兰卡和肯尼亚也进行了沉船搜索,两国海上考古的外交价值在“一带一路”时代得到了加强。
譬如,位于科伦坡的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一块石碑,此石碑立于1409年郑和第二次抵达斯里兰卡后,上面刻有波斯语、汉语和泰米尔语碑文,是当时印度洋地区贸易使用最多的三种语言。2014年博物馆对石碑添加了中文说明,斯里兰卡时任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Mahinda Rajapaksa)向习近平赠送了郑和碑拓片,以纪念中国国家元首近三十年来首次访问斯里兰卡,另外两件石碑复制品现存于加勒的海洋博物馆和南京的郑和宝船遗址公园。
通过众多展览、雕像、寺庙和节日庆典,郑和远航的大众记忆逐渐突出了建立友谊、开展贸易交流等主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延续了这种理念,那段历史重焕光彩,展现出一个对外开放的以贸易为导向的中国愿景。通过“一带一路”的实施,中国外交政策和双边协议制定正在“复兴”区域间海上互联互通,相互交流和资源流动,而这正是几个世纪前亚洲繁荣昌盛的关键。